国内首台履带式海上自行走平台试验机研制成功

2020-01-01 08:50:48

武汉晚报8月5日讯(记者涂同恒、韩玮记者马静)8月5日,由中国中央企业第二航务局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中国首台履带式海洋自行平台试验机成功发布。这种新型设备是继以色列阿什杜德港工程自升式碎石桩平台和长江南京段12.5米深水航道二期浮动智能控制水下基床调平系统之后,第二航务管理局取得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

通讯员涂同恒和马静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启动,中国的基础设施项目逐渐从国内转移到国外,运营环境从内陆转移到离岸。码头和人工岛等海上基础设施项目大多位于开阔海域。施工期跨越季风期,面临中长期波浪和风暴潮的影响。有两种传统的施工方法。一种是驳船,但在季风期不能正常运行,非季风期运行窗口有限。另一种方法是使用自升式平台进行施工,但它具有平台成本较高、平台位移和定位也受中长期波浪冲击、位移窗较小等缺点。

中交二航局技术中心总工程师翟洪诗表示,开发的平台采用主动液压悬挂和行走轨迹,可在水深10米以内的沿海水域作业,其移动和定位不受2米以下波浪的影响。该平台的实验样机是根据固体机械1:6的模型尺寸制作的。从设计、组装到实验需要9个月。未来固体机器建成后,它将是试验机的6倍大,高24米,长20米,宽20米。可用于码头、人工岛等基础工程建设。例如,打桩设备可以放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施工,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施工的稳定性。操作窗口条件远优于传统驳船和自升式平台的操作方案,制造成本低,适于推广。通过设计、研发和实验论证,企业也逐步解决了施工平台水下行走轨迹的可靠性、地形适应性和多轨迹同步协调问题。

目前,CCCC第二航务局海外建设步伐已达到27个国家和地区,共承接100个项目。履带式近海自行平台机计划用于在阿拉伯海建造巴基斯坦的霍布码头。其成功开发为下一步大型履带式海洋自行平台的开发奠定了基础。这将推动中国海上建筑技术进一步走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同时,它还将作为海上施工技术的储备,帮助中国企业在海外复杂的海况下抢占建筑市场。

(编辑:李杏)

联系方式
联系人

程经理

电话

0531-84233822

手机

13954115865

QQ

1574931819

邮箱

1574931819@qq.com

地址

济南市济阳区黄河大街海创工业园